2024-08-22
1、今后随着水上石油运量的增长,发生溢油事故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为了进一步防治溢油事故的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据有关的国际公约规定的义务,建立海上船舶溢油应急组织指挥系统及其相应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卫星监测大面积水体溢油已研究多年,监测方法:一是可见光遥感,二是激光雷达。
2、应急处理方法包括: 部署围油栏以阻止溢油扩散。多个国家已经开发了适用于不同海况和油品的围油栏,如垂直屏体式、发泡浮体式、气体浮力式、沉浮式与气幕式围油栏,以及吸油和化学围油栏等,并配备了相应的施放设备。
3、《海洋溢油污染应急技术》是一本详尽的指南,它集中概述了海洋溢油污染应急反应的关键技术。该书首先深入剖析了海洋溢油污染的起因,指出我国在应对这一问题上所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它特别关注海面溢油的监控手段,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实时监视,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追踪溢油行为,以及其可能的扩散路径。
1、修改了第二条,明确了海岸工程建设项目范围,包括港口、码头、航道、火电站、核电站、风电站等十类项目,这些工程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经审批。新增第七条,规定建设单位需在项目审批前征求海事、渔业等相关部门意见,且禁止在特定海域围海造地。
2、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陆源污染物污染、船舶污染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国务院已经先后制定了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船舶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方面的行政法规。
3、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活动,适用本条例。
4、第一条 为加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5、《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5 号,经2006年8月30日国务院第14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9月9日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文件。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其总面积约为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
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特别是海水对蓝光吸收的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处越有更多的蓝光被折回到水面上来,因此,我们看到的海洋里的海水便是蔚蓝色。海洋里的矿物质 稀锰结核、石油、海底热液矿藏、镍、铜、钴、盐。
1、水质污染:即便小规模的漏油事件也会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石油覆盖海水表面,阻碍海鸟和海洋生物的正常觅食,导致饿死。 旅游业影响:泄漏事件可能损害海洋景观,影响旅游业收入。 二次污染风险:若泄漏发生在近岸或渔场附近,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二次污染。
2、污染水质,一次很小的漏油事件都能够严重的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泄漏的石油覆盖了海水表面,导致海鸟和很多海洋生物无法正常觅食,因此而饿死。可能影响旅游业。当发生在近岸或者渔场附近时,处理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当然,原油泄漏的另一个灾难就是对当地经济的直接影响。无疑,这次原油泄漏不仅会大大减少当地渔业的产值,而且有可能使当地经济成为负值。毛里求斯海岸的旅游业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4、根据图例分析,本次溢油使本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渔业资源损失严重。给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养殖业和捕捞业带来严重危害。(2)读图可以看到,该海域较为封闭,海水流动较慢,自净能力较低。
赤潮就是海藻类等海洋浮游生物在短期内迅速繁殖并聚集蔓延,导致海水变红或黄,同时散发出怪异恶臭的海洋现象。世界各国的监测资料显示:过去20多年中,赤潮有恃无恐地在世界各地海域蔓延。它不仅严重破坏了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